《國務院關于落實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的報告》指出
本報綜合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張德江委員長主持會議。
2015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當年6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張德江委員長代表執法檢查組所作的關于檢查職業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開展了專題詢問。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受國務院委托,作了關于落實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的報告。
報告指出,《國務院關于落實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的報告》指出,半年多來,通過努力,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都啟動了相關工作,多數取得了新進展。
報告指出,開展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入圍112個縣(區),提升職業教育服務“三農”水平。指導地方按照教育部、農業部聯合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出臺相關落實文件。組建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現代漁業、都市農業、現代農業裝備等五大涉農職業教育集團,推進農業領域的校企對接,創新農學結合、彈性學制模式。
針對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的問題,報告指出,支持東部地區職業院校特別是示范性職業院校積極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深化東中西部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共享、學校管理、師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東西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聯合招生、合作辦學規模保持在30萬人左右。
報告強調,2017年各地高職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應當不低于1200元。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11月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16年底地方應建立中職生均撥款制度,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措施,引導各地開展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全國所有省份均已出臺了高職生均撥款制度,26個省(區、市)出臺了中職生均撥款制度。
據了解,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指出,職業教育經費穩步增長機制不夠健全,仍不能滿足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需求,提出要推動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提高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為此,財政部、教育部按照《預算法》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整合職業教育補助資金、改革資金分配辦法、建立激勵機制、提前下達補助資金等措施,調動地方強化管理責任、統籌使用資金、加快推進工作、提升資金績效的積極性。
報告認為,在執法檢查的有力推動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制度標準建設逐步體系化,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9年超過95%,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連續3年超過90%,畢業生就業呈現去向更加多元、緊貼結構調整、密切服務城鎮化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