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2020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代碼:560702)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 (代碼) |
所屬專業類 (代碼) |
對應行業 (代碼) |
主要職業類別 (代碼) |
主要崗位類別(或技術領域) |
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 |
裝備制造大類 (56) |
汽車制造類 (5607) |
汽車修理與維護 (8011) |
汽車運用工程技術人員(2021800) |
汽車維修工、 汽車售后服務顧問等 |
汽車維修工中級 1+X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中) |
三、培養目標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面向汽車生產制造、售后等領域以及相關企業,掌握汽車檢修方面專業知識,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并具有從業職業資格證書,能從事汽車檢修、汽車售后服務管理具有熟練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四、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在素質、知識和能力等方面達到以下要求。
(一)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文化素質
能夠熟練使用word、excel、PPT等常用計算機辦公軟件,進行文字處理、編輯排版和數據處理,能夠熟練使用軟件進行輔助設計;滿足高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核要求,能夠熟練掌握常用汽車專業英語詞匯;具備一定的英文資料翻譯、閱讀以及基本的商務英語口語溝通能力。
3.職業素質
具備與客戶、領導、下屬及其他部門在工作上進行高效率溝通的能力;具備在工作過程中準確描述、推理和歸納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有條理的把需要闡述的問題通過文字準確、清晰的與合作者進行協調并通過合作完成各類辦公事務;具備正確識別和判斷人際關系的能力,能夠在工作中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系事務;具備汽車行業金融、保險、財務與法律等職業基本能力,能夠適應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4.身心素質
要求達到國家大學生體育鍛煉標準;了解心理學和心理衛生健康的基本知識;具有理智、真誠、坦蕩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
(二)知識
1.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管理基礎。
2.系統掌握現代汽車維修所必須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
3.了解與汽車基本結構。
4.系統掌握汽車構造與使用、檢測與診斷等基礎理論知識。
5.會閱讀和分析汽車電路圖,并能拆畫部分主要電路。
6.掌握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性能檢測、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技術知識。
(三)能力
1.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2.具有運用計算機等先進手段獲取汽車基礎信息的能力。
3.具有運用計算機等先進手段獲取汽車保養修理信息的能力。
4.能夠較熟練地使用多種先進的檢測、診斷儀器對各類汽車的使用和技術性能進行檢測診斷,并具有判斷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5.能夠對汽車及零部件的市場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管理汽車售后服務企業的能力 。
6.獲得汽車維修工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1+X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能獨立地對現代汽車進行故障檢測、診斷和維修。
五、畢業資格與要求
1.畢業學分要求
“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學分≥133;“職業拓展課程”學分≥18;總學分≥150。專業必修課程學分必須全部獲得。未受過處分或者處分已撤銷。
2.計算機能力要求
獲得全國計算機一級證書或其他同等級計算機證書。
3.外語能力要求
(1)江蘇省高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B級及以上證書,或B級考試成績與高職英語(一)、高職英語(二)的成績合計≥180分。
(2)試點實施英語教學改革試點的專業學生畢業要求可采用:
英語綜合得分合格方可畢業。綜合得分由《高職英語(一)》、《高職英語(二)》等成績組成。
4.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汽車維修工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1+X”證書,如: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中級)。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免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1)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或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三等以上獎項
(2)獲得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或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一等獎
(3)獲得專利
5.體質健康測試要求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須達標。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全部或部分項目測試,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申請,學校審批后方可免予執行。
六、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1. 課程體系架構
(1)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及安排
強化基礎素質,圍繞人的可持續發展、全面發展設置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軍事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形勢與政策、高等數學、信息技術基礎、信息技術基礎考證強化訓練、新一代信息技術導論、勞動教育、高職英語、高等數學、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指導、公共藝術、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等方面的課程或專題講座。合計43學分。
課程名稱 |
課程 性質 |
課程類別 |
基準 學分 |
基準 學時 |
學時結構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理論 |
實踐 |
入學教育與軍訓 |
必修 |
C |
3.0 |
90 |
0 |
90 |
1 |
考查 |
軍事理論 |
限修 |
A |
2.5 |
40 |
40 |
0 |
2 |
考查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必修 |
A |
2.5 |
40 |
40 |
0 |
1 |
考查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必修 |
A |
3.5 |
56 |
56 |
0 |
2 |
考試 |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 |
必修 |
B |
1.0 |
16 |
0 |
16 |
3 |
考查 |
形勢與政策 |
必修 |
A |
1.0 |
40 |
40 |
0 |
1/2/3/4/5 |
考查 |
高等數學 |
限修 |
A |
3.0 |
48 |
48 |
0 |
2 |
考查 |
信息技術基礎 |
必修 |
B |
3.0 |
48 |
12 |
36 |
2 |
考查 |
信息技術基礎考證強化訓練 |
限修 |
C |
1.0 |
30 |
0 |
30 |
2 |
考查 |
新一代信息技術導論 |
必修 |
A |
1.5 |
24 |
24 |
0 |
1 |
考查 |
高職英語 |
必修 |
B |
6.0 |
96 |
72 |
24 |
1/2 |
考試 |
體育 |
必修 |
B |
7.0 |
112 |
12 |
100 |
1/2/3/4 |
考查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 |
A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影視鑒賞 |
必修 |
A |
2.0 |
32 |
32 |
0 |
3 |
考查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
必修 |
A |
1.0 |
16 |
16 |
0 |
1/5 |
考查 |
創新創業基礎 |
必修 |
B |
1.0 |
16 |
16 |
0 |
2 |
考查 |
勞動教育 |
必修 |
C |
2.0 |
60 |
|
60 |
1/4 |
考查 |
通識教育課程學分和課時 |
|
小計 |
43 |
796 |
440 |
356 |
|
|
(2)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及安排
專業基礎課程針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開設。包括汽車概論、汽車工程識圖、汽車商務與職業素養等課程,合計21.5學分。
課程名稱 |
課程性質 |
課程類別 |
基準學分 |
基準學時 |
學時結構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理論 |
實踐 |
汽車認識 |
必修 |
B |
2.5 |
40 |
20 |
20 |
1 |
考查 |
汽車工程識圖 |
必修 |
A |
4 |
64 |
48 |
16 |
1 |
考試 |
汽車商務與職業素養 |
必修 |
B |
4 |
64 |
32 |
32 |
1/2 |
考查 |
汽車機械基礎 |
必修 |
A |
4 |
64 |
52 |
12 |
2 |
考試 |
汽車電工與電子基礎 |
必修 |
B |
2.5 |
40 |
20 |
20 |
2 |
考查 |
汽車車身修復基礎 |
限修 |
B |
2.5 |
40 |
20 |
20 |
2 |
考查 |
新能源汽車概論 |
限修 |
B |
2 |
32 |
24 |
8 |
3 |
考查 |
專業基礎課程學分和課時 |
|
小計 |
21.5 |
344 |
216 |
128 |
|
|
(3)專業課程設置及安排
專業課程針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開設。包括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維修等課程,合計67.5學分。
課程名稱 |
課程性質 |
課程類別 |
基準學分 |
基準學時 |
學時結構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理論 |
實踐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
必修 |
B |
5 |
80 |
40 |
40 |
3 |
考查 |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
必修 |
B |
5 |
80 |
40 |
40 |
3 |
考查 |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 |
必修 |
B |
4 |
64 |
32 |
32 |
3 |
考試 |
小微企業營銷與管理 |
限修 |
B |
2 |
32 |
24 |
8 |
4 |
考試 |
汽車保險與理賠 |
限修 |
A |
2 |
32 |
32 |
0 |
4 |
考查 |
汽車專業英語 |
限修 |
A |
2 |
32 |
32 |
0 |
4 |
考查 |
汽車裝潢與裝飾 |
限修 |
B |
2.5 |
40 |
12 |
28 |
4 |
考查 |
汽車維護與保養 |
限修 |
B |
2 |
32 |
8 |
24 |
3 |
考查 |
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維修 |
必修 |
B |
4 |
64 |
32 |
32 |
4 |
考試 |
汽車安全與舒適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 |
必修 |
B |
4 |
64 |
32 |
32 |
4 |
考查 |
職業技能訓練及等級認定 |
限修 |
C |
2.5 |
75 |
0 |
75 |
3 |
考查 |
汽車專業綜合實訓 |
限修 |
C |
5 |
150 |
0 |
150 |
5 |
考查 |
畢業設計 |
必修 |
C |
10 |
300 |
0 |
300 |
5 |
考查 |
頂崗實習 |
必修 |
C |
18 |
540 |
0 |
540 |
6 |
考查 |
專業課程學分和課時 |
|
小計 |
67.5 |
1584 |
276 |
1308 |
|
|
(4)職業拓展課程設置及安排
為增強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豐富學生課程,設置職業拓展課程。包括選修課、社會實踐、素質拓展、主題思想教育等課程,合計≥18分。
課程名稱 |
課程 性質 |
課程 類型 |
基準 學分 |
基準 學時 |
學時結構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理論 |
實踐 |
選修課 |
任選 |
|
≥5 |
|
|
|
1/2/3/4/5 |
考查 |
社會實踐 |
限選 |
C |
5 |
|
|
|
1/2/3/4/5 |
考查 |
素質拓展 |
限選 |
C |
6.0 |
|
|
|
1/2/3/4 |
考查 |
主題思想教育 |
必修 |
A |
2.0 |
|
|
|
1/2/3/4 |
考查 |
職業拓展課程學分和課時 |
|
小計 |
≥18 |
|
|
|
|
|
2.專業核心課程信息表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 類型 |
基準 學分 |
基準學時 |
職業能力培養 |
主要知識與技能點 |
1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
B |
5 |
80 |
熟悉汽車發動機的內部構造及各項性能 了解電控系統的組成及控制原理 掌握電控發動機的控制策略 |
1.發動機和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2.各零部件的相對安裝關系及動力傳遞路線。 3.汽車發動機主要總成、部件的拆裝與調整方法。 4.常見故障及維修要求。 5.汽車兩大機構、五大系統的控制方式。 6.現代典型電控發動機的控制組成及診斷。 7.維修手冊的查詢。 |
2 |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
B |
5 |
80 |
熟悉汽車底盤各總成的構造及性能 掌握電控底盤的組成 會對汽車電控底盤進行檢測診斷 |
1.現代汽車底盤的基本結構及原理。 2.各零部件的相對安裝關系及動力傳遞路線。 3.汽車底盤主要總成、部件的拆裝與調整方法。 4.常見故障及維修要求。 5.汽車ABS、ESP等系統的控制方式。 6.現代典型自動變速器組成及拆檢。 7.維修手冊的查詢。 |
3 |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 |
B |
4 |
64 |
能讀取電路圖并進行分析 |
1.汽車電氣設備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2.全車線路的布置形式。 3.能對照全車線路圖對電源、點火、照明、信號各電路進行分析。 4.汽車各主要電氣設備的拆裝、保養和調整。 |
4 |
小微企業營銷與管理 |
B |
2 |
32 |
能夠熟悉市場規律,把握市場動向,建立獨有的商業模式。學會不同形勢下不同小微型企業的管理與營銷。 |
1.了解小微型企業的成長與成型。 2.能夠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尋求市場機會。 3.學會模仿與創新,制定商業模式。 4.能夠組建小而精、強而有力的商業團隊。 |
5 |
汽車裝潢與裝飾 |
B |
2.5 |
40 |
熟悉汽車裝飾裝潢的作業內容。 能熟悉汽車玻璃的更換 掌握汽車汽車隔熱膜的施工要領及流程 |
1.現代汽車車身美容的內容及流程。 2.熟悉汽車玻璃的更換以及維修的方法。 3.掌握汽車隔熱膜的施工流程及要領。 4.掌握汽車隔熱膜的更換的施工要領。 |
6 |
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與維修 |
B |
4 |
64 |
發動機機械系統的故障檢測與診斷,零部件的拆裝與更換 |
1.發動機構造與原理識圖。 2.曲柄連桿機構構造與維修。 3.配氣機構構造與維修。 4.發動機進、排氣系統構造與維修。 5.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結構與維修。 6.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構造與維修。 7.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與維修。 8.發動機潤滑系統結構與維修。 9.汽車發動機的安裝與調試。 10.汽車發動機的維護與保養。 |
7 |
汽車安全與舒適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 |
B |
4 |
64 |
能夠借助常用的檢測設備進行故障檢測 根據專用示波器,分析不同通訊系統的波形圖 了解目前汽車的通訊模式以及故障診斷思路 |
11.能夠進行萬用表的正確使用。 12.大眾系列車型的電控系統的檢測(主要是電動座椅、車窗、天窗等)。 13.能夠讀取各個系統之間的通訊方式以及通訊波形。。 14.根據示波器波形顯示,結合常用設備的使用,進行故障診斷與排除。 |
8 |
汽車專業綜合實訓 |
C |
5 |
150 |
查閱電路圖,檢測傳感器,對發動機控制系統進行故障檢測與診斷并排除 |
1.汽車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類型、組成、結構和原理。 2.汽車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測試、保養與檢修。 3.發動機控制單元及各種傳感器檢測、維修、安裝與調試。 4.學會使用汽車電控技術維修專用工具。 5.識讀各種控制系統電路圖。 |
9 |
職業技能訓練及等級認定 |
C |
2 |
60 |
能夠針對“1+X”證書要求完成模塊任務 |
1.電子控制電路檢測與維修。 2.起動與充電部件檢測維修。 3.電器與控制部件檢測維修。 4.空調與舒適部件檢測維修。 |
10 |
畢業設計 |
C |
10 |
300 |
通過畢業設計,學會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技術問題,學會技術資料的查閱,論文的撰寫或真實故障案例。 |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分析和解決本專業范圍的工程技術問題 |
11 |
汽車維護與保養 |
B |
2 |
32 |
通過維護保養內容培養學生汽車基礎保養能力 |
汽車基礎保養 |
12 |
汽車保險與理賠 |
B |
|
|
1.能運用保險的原理和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對保險理賠活動作出比較專業的分析 2.能運用保險流程,進行接受汽車保險及簽訂保險合同 3.能運用保險條款進行保險解釋,介紹保險險種 4.接到報案后能及時溝通協調 5.能編制案卷的能力,將事故理賠資料進行整理存檔。 |
1.汽車保險查勘、定損、核賠、核保工作崗位實際需要的相關內容 2.汽車保險概述、保險合同與原則 3.汽車保險產品、汽車保險承保實務、汽車保險理賠實務 4.汽車事故非車損評估、車輛損失評估、汽車保險欺詐的預防與識別 5.汽車保險相關法律法規分析 |
13 |
汽車專業英語 |
B |
|
|
1.靈活運用已經學過的常用功能項目,進一步學習并掌握新的功能項目的能力 2.具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計劃的能力 3.具有查找維修資料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4.能借助工具書進行與專業相關的英語資料的書面翻譯的能力 |
1.掌握基本專業單詞的語音并能在業務會話中做到語音、語調基本自然 2.理解話語中詞匯表達的不同功能、意圖和態度等 3.能有效地使用交際功能的表達形式展開業務交際活動,如:了解客戶的汽車維修和養護要求、匯報汽車問題檢測情況等 |
七、教學基本條件
(一)師資隊伍
1.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具有本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較強的把握本專業主干課程、課程結構和技能體系,掌握本專業的主要操作技能。從事本專業教學五年以上能夠勝任本專業2門以上的專業課程。
2.兼職教師: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熱愛和獻身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尊重學生,具備良好的師德。有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自覺服從學校管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強的教學能力,原則上具備中級以上的專業對口的技術職稱。定期邀請企業管理人員、技術骨干人員開展講座論壇、沙龍等交流活動,豐富教師隊伍結構。適當聘任企業技術骨干或技術能手為兼職教師,充實師資隊伍,并納入統一管理。
(二)教學設施
1.專業教室: 可以滿足正常教學要求,提供安全的教學環境,完整的實驗實訓結構,部分教室應具有理實一體化功能;配合校企合作項目實施,按照企業真實工作環境建設實訓教室,引進企業工作任務,實現教室即車間、學員即學徒。
2.校內實訓室(基地)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3.支持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基本要求
4.校內無線網絡覆蓋。
5.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基地除了作為實訓教學、職業素質訓導、職業技能訓練與鑒定等平臺外,還是開展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就業指導、服務社會等工作的多功能場所。
(三)教學資源
主要包括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和教學實施需要的教材、圖書及數字資源等。
1.教材選用有關基本要求:優先從國家和省兩級規劃教材目錄中選用教材。引入行業培訓教程,開發特色鮮明的專業課教材。
2.書配備有關基本要求:具有部分品牌汽車宣傳資料、維修手冊,以及汽車專業教學和學習參考書。
3.數字資源配備有關基本要求:具有部分品牌汽車維修手冊電子資料,具有部分品牌宣傳影音資料,具有部分實驗實訓多媒體資料。
(四)教學方法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倡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堅持學中做、做中學。
1.技能示范法,主要用于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課程教學
2.模擬演練法,主要用于模擬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仿真教學環節
3.案例教學法,主要用于汽車電氣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等課程教學
4.情景設置法,主要用于汽車配件管理與營銷等課程教學
(五)教學評價
主要包括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評價的方式方法。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如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技能大賽、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
適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開展考核模式的改革,考核重點由原來的知識記憶向知識運用轉變,由單純理論考核向理論實踐一體化考核轉變。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實行以形成性考核方式為主,以專業技能資格證考評為輔的綜合考核方式;實踐環節則以工作能力評價和工作績效評價為主要考核依據??己朔绞礁母飸獏⒖甲裱铝锌己嗽瓌t:
1.堅持能力本位原則
在考核過程中要堅持體現學生的能力,以能力強弱來衡量學生成績的高低。注重項目技能水平考核,并擴大能力考核范圍,注重職業綜合能力、創新能力、拓展能力的考核。
2.開放式考核原則
采用任務、調研、操作等多種考核方式,實行學校教師、企業專家以及學生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3.考核難易適度原則
在試題的難易程度上要保證均衡,既能使學生成績呈現正態分布,反映出學生對知識、能力的整體掌握情況,又能使學生成績有真實的區分度,反映出個體學生的能力差異。
(六)質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兩級,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障體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統籌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各主要因素,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質量年報等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工作,統籌管理學校各部門、各環節的教學質量管理活動,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學生數與專任教師數按照20:1 的標準配備專任師資。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不低于90%。
八、制訂與實施說明
(一)制訂說明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 和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制訂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勢在必行。制訂流程包括:社會調研,專業委員會研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在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面向汽車及零部件售后服務和管理崗位群定位培養目標,根據各崗位及流程的要求確定培養規格,從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三個方面構建售后服務崗位職業能力體系,并以汽車及零部件售后服務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
1.以職業生涯為目標,確定開發方向
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實現學生自身發展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應使學生獲得與企業發展需要相一致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態度,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結構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要對工作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過程實際需要來設計、組織和實施課程,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按照工作崗位的不同需要劃分專業方向。應盡早讓學生進入工作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3.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確定課程內容圍繞職業能力設計相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目標,以及相應的實踐活動。同時,避免把職業能力簡單地理解為純粹的操作技能,突出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注重創設真實的職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在復雜的工作關系中作出判斷并采取行動的綜合能力。
4.職業標準為依據,確定專業技能要求職業(行業)標準是在分類基礎上,根據活動內容,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規范性要求。專業人才培養必須滿足首任職業崗位(群)的人才規格要求,明確職業崗位(群)的職業技能種類和等級,將職業資格認證標準融入培養目標。課程標準要涵蓋職業標準,課程考核應與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
5.才培養方案實施建議
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了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從職業崗位分析到教學計劃制訂與論證,均為校企雙方合作進行,校企共建貫穿始終。同時以職業能力為基礎,徹底改變以 知識為基礎設計課程的傳統,真正以崗位能力為基礎設計課程。鑒于課程特點,在實施中應注意解決好如下問題:教學團隊的職業能力、執教能力、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開發能力應進一步提高,主要對策是送教師參加培訓、進修學習、到企業鍛煉等。工學結合優質專業核心課程的開發,主要對策是把握工作過程課程特征,確定典型的學習情境。配套的工學結合教材開發,主要對策是由工學結合優質專業核心課程的開發人員擔任教材開發工作。方案實施的監控與質量保障,主要對策是項目實施指導教師、實訓基地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建立密切合作,定期研討總結,及時溝通、反饋、糾偏,以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建立以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為主體的考核與評價機制,主要對策是采取多樣化的課程考核方案,將平時作業、課堂討論、小組項目學習與期末的綜合性考核相結合,引入企業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學校、社會、企業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6.學分學時設定及占比
教學計劃總學分為151學分,總學時2733課時;其中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為43學分,占比為28.5%;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學分為90學分,占比為59.6%;選修課學分為≥5學分,占比為3.4%。實踐性教學課程課時為1781課時,占比65%。符合教育部有關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
(二)其它
制定團隊組成:行業、企業專家,校內外專家,專業負責人、汽車專業專任教師。